在繁忙的急诊科,偶尔会遇到这样一位“不速之客”——急性肠炎患者,他们往往因突发的腹痛、腹泻、恶心甚至发热而前来求助,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作为耳鼻喉科医生,虽然我们的专业领域更多聚焦于头颈部的健康维护,但急性肠炎的某些症状,如恶心、呕吐,会涉及咽喉部的反应,间接考验着我们的诊断与处理能力。
问题提出:在急性肠炎的诊疗过程中,如何有效区分由肠道炎症直接引起的咽喉部症状与患者因腹泻导致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间接影响,从而制定出既治“标”又治“本”的治疗方案?
回答:细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关键,了解患者腹泻的频率、性质及伴随症状,如是否伴有血便、里急后重感等,有助于初步判断病情,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口干、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体征,以及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循环系统受累表现,对于咽喉部症状,需排除因频繁呕吐或腹泻后吞咽动作不当导致的咽部刺激或轻微损伤。
治疗上,除了给予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外,对于伴有明显咽部不适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含片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和咽部刺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对于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腹痛或血便等加重趋势的患者,应及时转介至消化科或急诊科进一步处理。
在急性肠炎的诊疗中,跨学科的知识储备与协作至关重要,通过综合评估与个性化治疗,我们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急性症状,还能促进其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发表评论
急性肠炎来袭,肠道遇急需冷静应对:及时补液防脱水、调整饮食减刺激。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