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工作中,凝血功能障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它可能对患者的耳部、鼻部及咽喉部健康产生诸多复杂且严重的影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机体在止血或血液凝固方面出现异常的情况,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遗传性的凝血因子缺乏,像血友病患者体内特定凝血因子的缺乏,导致凝血过程受阻;也可能是获得性因素,例如长期使用抗凝药物、肝脏疾病影响凝血因子合成、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
在耳部,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耳部手术时出血难以控制,进行鼓膜修补术等耳部手术时,正常情况下,手术创面会在机体凝血机制作用下较快止血,但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手术中出血可能汹涌,术后也容易出现术腔渗血不止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手术创口的愈合,增加感染风险,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听力恢复不佳甚至进一步听力损害。
对于鼻部,鼻出血是常见的症状,正常的鼻黏膜血管在受到轻微刺激时,能通过正常凝血机制迅速止血,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反复鼻出血,且出血量较大,难以自行停止,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频繁出血还可能导致贫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长期慢性鼻出血还可能引发鼻腔粘连等一系列鼻腔结构和功能异常的问题。
在咽喉部,凝血功能障碍同样存在隐患,比如进行咽喉部手术时,术后创面渗血可能形成血肿,压迫气道导致呼吸困难,这是极其危险的情况,即使没有手术,一些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也可能出现咽喉部黏膜下出血,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咽喉部疾病,延误治疗。
耳鼻喉科医生在面对患者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的因素,对于有可疑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要及时进行相关凝血指标的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测定,一旦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需要多学科协作,血液科医生共同评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在进行耳鼻喉科相关操作时,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顺利,最大程度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对耳鼻喉健康的不良影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