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鼻喉科的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与耳鼻喉无关,实则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疾病,胃食管反流病便是其中之一,胃食管反流病,就是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超出食管范围,累及周围组织和器官,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的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对耳鼻喉的影响不容小觑,它可能导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感、堵塞感,像有东西黏在那里,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还会伴有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等症状,这是因为反流的胃酸等物质刺激了咽喉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这种咳嗽往往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反流性中耳炎,胃酸通过咽鼓管反流至中耳,引起中耳内压力变化、黏膜炎症等,导致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能会觉得耳朵里像被堵住了一样,听声音不清晰,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交流和工作学习。
反流性食管炎还可能引发嗓音问题,如声音嘶哑,反流物刺激喉部声带,使其出现充血、水肿等病变,从而导致声音发生改变,患者原本清亮的嗓音变得沙哑,说话费力,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胃食管反流病为何会引发这些耳鼻喉症状呢?这主要与人体的解剖结构有关,食管和咽喉、中耳等部位通过一些特殊的通道相连,当胃内压力升高,胃酸等反流物就容易顺着这些通道上行,侵袭到耳鼻喉部位。
对于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耳鼻喉症状的患者,首先要明确诊断,除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食管 24 小时 pH 监测、胃镜等检查,以准确判断反流的情况和食管、胃部的病变程度。
治疗方面,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患者要避免过饱饮食,睡前 3 小时尽量不进食,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 15 - 20 厘米,以减少夜间反流,药物治疗也是重要手段,常用的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减轻反流症状,对于病情较为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并非简单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与耳鼻喉科密切相关,耳鼻喉科医生在面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耳鼻喉症状时,要警惕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及时准确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帮助患者摆脱病痛的困扰。
添加新评论